2023年7月28日星期五

[摘要] Ghosh, P. (2014). Max Weber and the protestant ethic: Twin histor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hosh, P. (2014). Max Weber and the protestant ethic: Twin histor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這幾個詞語對於韋伯主題的任何討論都至關重要,但並不容易用單一的等價詞來翻譯。


Herrschaft:「統治」是一個近似的對應詞。但必須始終理解為「合法的統治」(而不是「支配」),即使這樣的翻譯仍然是不充分的,因為 Herrschaft 不僅僅是政治治理的行為,而且是在社會背景中為統治形式創造大眾合法性的持續過程。

Kultur:這是一個真正無法翻譯的詞語,因此出現在英國牛津英語詞典中。它不僅僅是藝術或文學的「文化」(Bildung),而是指根本價值觀的領域,涵蓋個人或社會的全部道德和理想構成。因此,它提供了一種對宗教的替代,而在19世紀晚期的德語語境中,對Kultur的極度推崇是世俗化時代的明顯產物。形容詞形式:kulturell。

Täufer:宗教上的激進教派,在韋伯和其他人眼中,形成了一條源自德國宗教改革初期的重要傳統,一直延續到17世紀的英國獨立派和貴格會。 「Baptists」可能是一個明顯的翻譯,但是這裡廣義上的 Täufer 運動不應與具體的英國浸信會(Baptisten)派別混淆,而貴格會則不相信任何洗禮的聖事。

Wissenschaft:字面上是「科學」,類似於拉丁語 scientia,意思是「有組織的知識的總體」,是在大學背景中進行有紀律的「學習」的集體活動。這與模糊的英文詞「科學」形成對比,後者若有確切含義,只是指「自然科學」和經驗確定性。Wissenschaft 至今仍然是德國身份認同的重要部分。

《數位資本主義的新精神 》 Huberman, J. (2022). The spirit of digital capitalism. John Wiley & Sons.

 

T H E S P I R I T O F Digital Capitalism 數位資本主義的新精神 隨手摘要

Jenny Huberman

 Huberman, J. (2022). The spirit of digital capitalism. John Wiley & Sons.

 

本書問:數字時代是否催生了一種新的資本主義精神?什麼是「一套信念」來證明、合法化和延續這種經濟秩序?這些意識形態必須應對哪些新的熱情和不安全感?數字資本主義能否用過去的信仰和意識形態自我複製,或者我們正在見證一種新的精神正在形成?正如開頭所說,本書認為,是的,我們正在見證一種新的精神正在形成。雖然數字資本主義的精神當然從舊的資本主義劇本中大量借鑒,但它也招募了新的手段來證明、合法化並最終慶祝越來越依賴數位技術來持續追求利潤的經濟秩序。(12)

 

換句話說,如果韋伯試圖探索新教倫理與工業資本主義精神之間的選擇性親和力,我想問的是,究竟是什麼樣的倫理推動了數字資本主義的興起,為什麼矽谷會成為其發展的中心?數字資本主義誕生於矽谷的技術烏托邦、自由主義世界觀,這僅僅是巧合,還是這些「超經濟」影響在塑造數字資本家和數字資本主義的動機和陰謀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正如Arjun Appadurai所指出的,“自社會科學成立以來,人們一直認為經濟活動具有特殊的精神,其制度轉型通常來自無法僅用經濟因素或利益解釋的力量”(Appadurai 20124):

 

我們不能把資本主義看作是一台機器,在最初的道德時刻之後繼續自我延續。現代資本主義不斷改變其倫理,我們今天需要問自己的問題是,在韋伯確定其創始倫理時刻近三個世紀之後,我們能否在當今的資本主義環境中確定資本主義精神的關鍵要素。我們需要重新審視資本主義行為的本質,特別是在金融領域,然後再次問“精神”和“道德”之間在今天可能有什麼聯繫。(阿帕杜賴 2016 22)(頁13-14

 

阿帕杜賴提出,雖然工業資本主義是由“職業,禁欲主義,有條不紊和清醒的思想”驅動的(阿帕杜賴20127),但金融資本主義已經“讓位於完全不同的精神”。它已經成為一個“神奇的”領域,在這個領域中,“沒有已知原因的利潤”比通過“計算的方法論合理性”獲得的利潤更加值得慶祝和期待(同上:6)。 阿帕杜賴所描述的金融資本家是“英勇的”、冒險的、有魅力的參與者“,他們使用”一系列神奇的做法“來”神聖化“、管理並最終從全球經濟秩序核心的不確定性中獲利(同上: 14).(頁14

 

我認為在美國,數位資本主義的精神被一組獨特的情感所啟發,這在很大程度上源於矽谷的技術解決主義、技術烏托邦主義和自由主義精神(Kaplan 1999Turner 20062013Fisher 2018Farman 2020Chafkin 2021)。隨後的章節中將會看到,數位資本主義領域也催生了其一部分的「英雄式」、「有領袖氣質的人物」。然而,他們不會像金融資本家所聲稱的那樣,倚賴「神奇的做法」來應對根本的不確定感。數位資本主義的英雄們堅信可衡量的進步和科技拯救世界的理念。數位資本家把自己看作是工程師、先驅和建設者,而不是魔法師。他們不像韋伯所描述的工業資本家那樣焦慮地凝視天空,猜測是否會「得救」,也不像金融資本家那樣試圖閱讀金融的未來,將衍生品轉化為利潤。科技巨頭們的目光跨越全球,充滿極大的自信,認為自己是在解決世界上最大的問題。換句話說,在數位時代,「拯救性的不確定性轉變為資本主義的方法論的好奇轉變 - 韋伯洞察的核心」(Appadurai 20166)已被技術解決主義的確信所取代,推動著「大膽」和積極的資本擴張。如果現在我們生活在一個由一小部分技術精英控制極不成比例的世界,這不是因為他們的占卜能力,也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技術才能。相反,這是因為他們有能力和決心以他們的技術解決主義形象重新塑造世界。的確,這可以說是他們真正的「使命」。(第15頁)

 

概觀章節:

 

第一和第二章探討了群眾外包如何成為商業大師和企業家中高度推崇的經濟策略,以及其如何做到這一點。第一章聚焦於通過激勵競賽促成的群眾外包形式,而第二章則探討「協作式群眾外包」的模式。整本書中,我認為這兩種對立的模式,基於競爭和合作,指向了激發數位資本主義精神的更深層矛盾。此外,我認為,儘管群眾外包利用數位技術促進新形式的資本積累,但它仍然保留了排斥、剝削和提取的基本特徵。

 

第三章檢視智能手機遊戲應用如何被用來實現數位剩餘價值的提取。我主張,正是通過模糊工作與休閒之間的界線,並在許多情況下將任務「遊戲化」,應用程式經濟才能持續進行一種經典的資本主義剝奪。因此,儘管在數位資本主義時代有很多變化,正如馬克思早就指出的那樣,「時刻」仍然是「利潤的要素」(馬克思1978 [1867]366)。

 

第四章探討方便如何成為一種意識形態,與新形式的資本積累、支配和提取密不可分。以Shoshana Zuboff對監控資本主義的研究為出發點,在這一章中,我通過關注亞馬遜最新的業務計劃之一 - Amazon Go,探索這一發展。借助各種數據,包括宣傳視頻、市場報告、與該計劃設計師的訪談和客戶評論,我展示了方便不僅作為一種備受追捧的消費產品,而且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在亞馬遜能夠利用客戶的行為剩餘並合法地實現新形式的資本積累和提取。

 

第五章探討了許多人通過新型數位資本主義獲得財富的技術慈善家如何通過自己的慈善捐贈來合理化資本積累的過程,這些捐贈本身受到新興的「影響投資」轉向的指導。影響投資的基本前提是,慈善和資本積累可以並行不悖;如果有人有策略地利用市場投資的邏輯,就可以「產生可衡量的、有益的社會或環境影響以及財務回報」。因此,資本家可以同時擁有慈善的「蛋糕」和利潤。這一章問,這些捐贈的精神到底是什麼?慈善是如何成為一種手段,讓技術精英在社會中增強和合法化他們的權力和影響力?結合前五章的討論,結論性的一章探討了數位資本主義精神如何匯聚自己的「各種不同、甚至是不相容的傾向和價值觀的混合」(BoltanskiChiapello 200717),揭示了當代美國社會中更深層的文化矛盾。(第16-17頁)

 

結論:禮物的力量

在數位資本主義時代,禮物的力量究竟在哪裡?技術慈善如何提供一種方式,讓技術精英能夠擴展他們的影響力,正當地辯護他們不成比例的財富,並推動資本主義作為最佳的經濟秩序?在本章中,我一直試圖證明「數位時代的領袖」不僅通過他們的金錢和控制和分配大量資源的能力來獲得他們的權力,而且通過他們的說服力。技術慈善的工作既是意識形態的,也是經濟的。在試圖解決世界上最大問題的各種嘗試中,技術慈善家呈現出自己深深承諾社會提升的形象,即使他們的技術解決主義意識形態排除了更深層次的考慮,即首先導致這些問題的社會關係。在技術慈善家的手中,或者更準確地說,是在他們的口中,數位資本主義的精神不僅說出了「個人解放」的語言,正如Eran Fisher所提出的那樣(Fisher 201011),還說出了社會拯救的語言。的確,技術慈善家通過自吹自擂,將財富集中到少數人手中,宣傳自己是最有能力滿足「人類」需求和利益的人。技術慈善家被譽為超級代理人,他們無拘無束的權力和影響力正在鋪平進步的道路。此外,這種進步並不需要根本性或系統性的改變,而是「創新」 - 這是技術慈善界所鍾愛的術語。技術慈善家向我們保證,資本主義制度運作得很好。事實上,他們提議通過將積累資本的邏輯和方法應用到慈善事業中,禮物的力量可以得到極大的放大。曾經讓馬克斯·韋伯困擾不已的合理化和去人性化的「鐵籠」可以轉變成一個慈悲的、有魔力的同情社會:對於許多技術慈善家來說,人道主義和技術解決主義,而不是新教主義,成為他們的使命。

因此,在技術慈善界,禮物的精神並不被塑造成與資本主義的運作相對立,就像馬塞爾·莫斯所提出的,他在他對「原始」以禮物為基礎的社會的研究中,考慮到比資本主義更人性化的替代方案。相反,禮物提供了一個重現對世界的資本主義取向的機會。即使為了慈善再分配而打破M-C-Mʹ的追求,資本家的習慣仍然存在!此外,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在技術慈善界,「給予者」有足夠的空間可以同時擁有他們的慈善蛋糕和利潤。通過將影響投資和社會企業納入他們的捐贈計劃,技術慈善家提議資本主義與慈善之間的界線確實非常薄,如果不是最終難以分辨的。

然而,由於技術慈善的世界和工作也涉及到重現階級特權和區別,因此也存在一種機制,確保一些技術慈善家脫穎而出。捐贈誓言使人們相信某些慈善家不僅是超級代理人,而且是道德代理人。它暗示著最有權勢和威望的捐贈最終代表了資本主義邏輯的顛覆。雖然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可能利用資本主義手段來增加他們的捐贈影響力,但他們的活動最終是「包含在」不可否認的道德框架中:目的,而不是利潤,最終決定一切。誓言的簽署者真正認識到他們對社會的義務和債務,並同意,就像卡內基所說的那樣,「富有死去是可恥的」。技術慈善家以終極的誠意和慷慨的精神承諾,在他們短暫但改變世界的生活中,將他們積累的數十億資金的「大部分」捐贈出去。通過所有這些方式,技術慈善工作的目的是顛覆這一章開始時所引用的非常有洞察力的警句。與其認為「慈善是假裝解決問題的問題」,而我主張它的確如此,技術慈善家將其呈現為解決世界上最迫切問題的解決方案。(第124126頁)

 

 

 

然而,儘管本書分析的新資本主義精神和數字資本主義精神之間存在連續性,但也存在重要差異。此外,這些差異主要體現在數位資本主義的精神試圖「緩解以下三個問題引起的焦慮」的方式上:

 

堅定地參與積累過程如何成為熱情的源泉,即使對那些不一定是所賺取利潤的主要受益者的人來說也是如此?

 

•那些參與資本主義世界的人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確保他們自己和他們的孩子有最低限度的安全?

 

從共同利益的角度來說,參與資本主義公司如何是正當的,面對不公正的指控,如何捍衛其實施和管理的方式?(波爾坦斯基和恰佩羅200716

 

 

2023年7月25日星期二

張旺山譯 韋伯基督新教研究文集1904-1911 摘要

 

內容

1:宗教信仰與社會的階層化

基督新教性格(2)

l   宗教改革的意味:另一種形式的教會取代了過去的教會,進行生活管制。(4)

l   經濟發達國家覺得對於生活支配太少!(5)→捍衛專制統治(美化為英雄氣慨)

l   教育養成的精上的獨特性對職業選擇的影響(7)

l   天主教徒的世界疏離(睡穩)、新教徒的吃好(擁抱「世界樂趣的對立面」──兩者一樣疏離世界,但有區別)(9)

l   11:當某種技藝精湛的資本主義式的營利欲與某種貫穿並調節著整個生活的虔誠之種種最強烈的形式,在同一些人與人類群體中同時發生時,並且這些情況都不是什麼「個別情況」,而是:它們簡直就是用來表明那些在歷史上最重要的基督新教的教會與教派之整個各群體之特性的標誌。(11)

l   勞動的精神、進步的精神(由基督新教喚起的精神),不可從「啟蒙的」意義下加以理解(14)

l   從宗教性特點,尋找「舊基督教精神」與「現代資本主義文化」之親和性。(15)

l   面對雜多,我們要去弄清目前為止模糊的想法,深究偉大宗教的思想世界之別具特色性與種種區別。

 

2:資本主義的「精神」

l   方法概念→不求歷史塞入抽象類,而是釐清其具個體性色彩的具體關聯中。(17)

l   不是定義,而是走向說明:富蘭克林的佈道(信仰表白)(18-20)

l   對比福格的冒險精神與富蘭克林的倫理色彩準則(21)

l   賺錢作為倫理上的至善,超越了個體享樂。(23)(如此非理性,如何可能?)

l   資本主義的氣息與某種宗教性的想法非常相似(23)

l   「職業義務的思想」作為「資本主義式的文化」之「社會倫理」別具特色的特徵,甚至可以說,在某種意義下,對它而言乃是具有「構成性意義」的。(24)

l   「資本主義式的經濟秩序」作為殼。(24)

l   資本主義經濟主體的誕生!(25)

l   資本主義精神(克服形式而進行創造)→類比過往的奴隸道德反叛的重新估價。(錢不再骯髒)(26)

l   對比「求金欲」心智(沒有紀律)、對比傳統主義感受(夠用就好,適應現世,故低工資反而促使工人勞動,人窮才工作)(28-30)

l   傳統主義不利產業「質」的發展。(31)

l   (以工作為己身之)責任感如何產生?(31)→教育歷程的產物(esp.宗教教育)

 

l   我們需探問:在資本主義的適應能力與種種宗教性的環節的這些關聯,在資本主

l   義的青年期那個時代,究竟有可能是如何形塑出來的?(33)→勞動意願問題!

 

l   對話宋巴特,認為「資本主義的精神」的承載者不僅為企業主,尚有中間身分等級的那些上昇著的階層。(35)

 

l   資本主義精神革命掉傳統主義精神(36) 革命化歷程實例(38)克服抵抗之倫理態度(39)(對宗教無感,而樂衷作生意→成為他們生活經營中「非理性的東西」)(40)

 

l   資本主義企業主的理想典型的生活經營帶有種種禁欲特點在自身身上,一如在富蘭克林「佈道」中的清楚表露。(冷靜的謙遜與「職業履行」的非理性感覺→反對者則稱其為「求金欲」)(41-42)

 

l   駁斥(精神適應於資本主義形式之)適應說(類比尼采談奴隸道德、Bourdieu談馬內)(42)

 

l   理性主義是「誰的」理性主義?(存在不同方式的理性化)(47)

l   對「職業勞動的獻身」是誰的精神的兒子?(47)

 

l   我們在此感興趣的,是存在於此一以及任一個「職業」一概念中的那個非理性的元素的來歷(Herkunft)

 

3:路德的「職業」概念。研究的課題

l   Beruf作為「終身職務」意義來自翻譯者的創造。(49)

l   以職業為自我實現之標的;日常勞動具宗教意義的想法→終身職務(54)

l   農民出身的路德,反對修道院沉思生活(56,58)

l   世界性的職業勞動顯得似乎是鄰人愛的外在表現(對立於亞當斯密,分工強迫人為他人勞動。但此對立不論是愛自己,或愛鄰人,都肯定了勞動分工及投入工作)(57)

l   世界性的職業生活的這種在倫理上的獲得資格,乃是宗教改革、並且尤其是路德的種種影響最為深遠的成就之一。(58)

l   但路德對資本的想法,越來越偏向傳統主義。(61-62,65)

l   (不用是出任務的方式面對經濟生活)(66),存在路德那裡的是消極性的東西:消除「內在於世界的種種義務被禁欲性的種種義務所超過」這一點,但同時卻宣揚著對當局以及「遣送進給定的生活境況中」的服從。(67)對路德而言,朝向「禁欲式的自我紀律化」發展的趨勢是可疑的,在他的教會中也退居背景。(68)

l   單純Beruf觀念,其效力範圍成疑。

l   「如果說宗教改革若無路德的那極為個人的宗教上的發展是無法想像的,並且在精神上也持續地被他的人格所決定著的話,那麼,若無喀爾文宗,他的事功也就不會具有外在的持續」。(68)

l   清教神曲→(清教徒之)走出伊甸園之人。(69)

l   離開教會修道院,進入世間修行所。(70)生活成為任務!!!(70)

l   宗教性運動力量的創造性(不是民族性格作為解釋項,因為民族性格可能是被宗教運動創造出來的被解釋項)(71)

l   (倫理生活作為追求宗教救贖的非預期後果)沒有任一個「宗教改革者」那裡,倫理上的種種改革計畫曾經是核心的觀點。靈魂拯救、並且唯有這一點,才是他們的生活與活動的關鍵。他們的倫理上的種種目標以及他們的學說之種種在實踐上的影響,一切都碇泊在這裡,並且是某些純宗教性的動機之結果。(71)

l   宗教改革的影響,很大一部份是宗教改革者不想要的結果。(72)

l   以下研究闡明種種「觀念」在歷史中變得富有影響的那種方式。(72)

l   本文目的非評價宗教改革的思想內涵。我們想從事的,是將「種種宗教性的動機提供給了『我們的由無數的歷史上的個別動機中生長出來的現代的物質性的文化的發展』這個織物中的那條緯紗,弄得比較清楚一點。(72)

l   不是從決定論思考。而是根據歷史而查找其局勢(Konstellationen)變化。(72)

l   但書:「資本主義精神」不見得唯有透過宗教改革的特定結果才會生產出來。(73)

l   我們只想確定:在該「精神」之質上的鑄造與量上的擴充到這個世界上的過程中,種種宗教性的影響在此事實上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一起參與過的,並且,資本主義式的文化的哪些側面是回溯到它們那裡的。(73)

l   現實雜多之亂線。(73)→先處理宗教性的信仰的某些形式與職業倫理之間的某些特定的選擇親和性可以認識到哪些點。→進一步釐清宗教運動與物質性文化發展的影響→現代性那些可以歸為宗教動機,那些可以歸諸其他動機。(73)

 

2023年7月18日星期二

[日記] 沒辦法碰咖啡因...

 到了沒有辦法碰咖啡因的狀態了。


今天在學校中午喝了杯助理訂的無糖烏龍茶,結果躺到現在還是睡不著。之前喝咖啡也是這樣,一點點,晚上也會進入睡不著的情況。雖然是很想拿起書再讀一點什麼,不過那些想法與概念,可能又會讓腦袋變得更加清醒,可能也是麻煩。

前兩個小時筆記了下Bourdieu的象徵革命,但如果Serres出現,他可能會提醒我們,根本沒有革命,只有寄生,沒有戰爭,只有雜訊。法國人雖然沒有好萊塢,但是每個法國理論家,都把戰爭還有革命這些好萊塢的英雄主義字眼,弄的朗朗上口。左一個象徵革命、象徵暴力、象徵秩序,右一個生命政治、還談政治是戰爭的延續。

就像我們可能把韋伯的新教倫理研究說成是西方理性化之始,但是Serge Moscovici 則說,其實韋伯談的只是少數群體的過度亢奮。而David Graeber則說,韋伯談的那少數人,瘋狂的營利欲,讓其他人不得不一起身陷其中,不再以賺得目標收入為止進行勞動,而是以無限制的收入為目標,某些(1%?)人的金錢崇拜(勞動崇拜),導致了其他99%的人的負債。

那些微傾斜的、架接的細節,如何一步步地浸透,污染,讓人們覺得習以為常,如同我們的咖啡文化,現在變得許多人似乎每天都要來一杯,這種轉變是怎麼發生的呢?

我也有一陣子每天喝,自己磨,自己沖,但是慢慢發現頭會開始痛,然後疲勞會累積,所以當好喝的咖啡喝完了,只存難喝的豆子,我就不再繼續喝了,然後我開始運動,這個夏天,開始像以前在唸研究生的時候那樣,找時間去游泳,體力竟然還可以,能夠游,這讓我蠻意外的。

最近閱讀韋伯,有種重新定位自己過去所學的感覺。到底「社會學」在學什麼,然後韋伯怎麼回來把孔德的「社會學」搞成自己的「詮釋社會學」,到這樣子的社會學,可以怎麼拿回來重新界定我們自己在意的價值,分析自己在意的事情,隨著AI工具的增加,似乎可以作的事變得很多,但也令人擔心肉身的過度操勞而疲乏。

生活的習慣已經變成是,無事時就拿起書,而不是伸展與活動身體。若是30歲時期的我,則一定會選擇打拳練操,找到時間就伸展,但現在的習慣變成了肉體怠惰,頭腦優先,實在不是挺好的發展--再說生產力也不是很高,所以可能還是得要重新安排生活,照顧身體的比重,加上飲食的禁忌(茶類咖啡因酒類不碰,豬肉少吃),都成了需要考慮的事。

面對問題,不是找藉口,而是要想方法,不是打高空,而是要求細節,就這樣一點一點繼續努力吧。

2023年7月17日星期一

評註  完成的象徵秩序 (出自Bourdieu《馬內的象徵革命》,頁55-56)

 完成的象徵秩序 (出自Bourdieu《馬內的象徵革命》,頁55-56)

Bourdieu:為了讓你們瞭解我所試著講述的象徵革命,我用一種也許有些抽象的方式,這個概念原本就難以瞭解,或許首先應掌握由馬內顛覆的象徵秩序,以及秩序是由什麼組成──完成(accompli)的象徵秩序是理所當然的、沒人會去質疑的那種秩序。換言之,完成的象徵秩序會「佔滿」(complit),〔確保〕這種象徵秩序被認知為想當然爾、理所當然的 (taken for granted)。
為了盡全力重建象徵秩序,就必須考量所謂「本來就是這樣」的經驗是絕對不尋常的,卻很弔詭地顯得尋常:之所以不尋常,是因為這必須假定在我們所認知的世界客觀結構,與我們用以認知的認識結構之間,有一種近乎完美的結合。因為它們之間沒有不調和、不和諧、不一致,這種直接的連結關係,就生成了「就是這樣」、「本該如此」、「沒有其他可能」等等的經驗。
傳統的象徵秩序其實是一種令人無法去思考其他可能性的秩序,也就是所有其他的秩序都無法被想到,也不存在任何的知覺範疇使人想到任何其他的秩序。例如烏托邦可說是被徹底完成的象徵秩序排除在外,雖然實際上没有任何象徵秩序可以永遠徹底完成,除非是在所謂的 「原初」社會,這些社會與其他文明完全没有任何形式的接觸,這表示他們將所經驗到的自然(phusis),開始理解為一種律法(nomos),而律法則是立基於規約 (convention)、秩序(ordre)、法律((loi)的任意性上。
瞭解象徵秩序就是去瞭解,「社會世界的客觀結構」與「認知結構」之間的合致關係;也就是採取一種民俗學家的觀點,而不是在世界之外的觀點,不是一種規範性的觀點,既非揭發的觀點,亦非平反的觀點。還有,就我所談到的揭發之觀點,是已經包含在我們所講、所使用的語言之中了。(頁55-56)
----------------
評註:這裡吸引我的字眼是理所當然、烏托邦作為被排除的象徵秩序這兩個概念。在閱讀韋伯ideal type概念的時候,韋伯特別強調ideal type作為一種「烏托邦」,若連結此處Bourdieu上文所談的「烏托邦」──即被象徵秩序排除在外者,那麼韋伯所談的ideal type即是一種求取突破象徵秩序的手段,也是科學家在從事現象釐清與概念建構過程當中,必須使用亦需在使用過後必須拋棄的工具,因為工具本身會反過來形成新的象徵秩序,使得一切變得「理所當然」。
故ideal type是必須在deal完成之後,由我(i)重新再塑造而更新的手段工具。
放在韋伯的《新教倫理》脈絡,即是在世俗化的當時(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唯物論世俗化的現實下,重新尋求當時使得「人們逐漸唯物世俗化」的改宗經驗,去尋求當時的卡理斯瑪是如何在教會實作當中展現,使得巫術崇拜的視野,轉而不再依賴各種救贖可能性。
從尼采提出的保羅的價值重估及再重估,韋伯談的喀爾文宗的宗教象徵革命及其秩序化,韋伯提出的科學象徵革命及其秩序化(《客觀性》的追求)到布爾廸厄借藝術場域之象徵革命(若再置放回教育再生產與《學術人》批判,應該是有趣的系譜),布爾廸厄如何把韋伯的charisma的概念重新轉化,在我即將持續閱讀《馬內的象徵革命》是很值得期待的過程。

---------------------
第一講隨手筆記 1.除上文外,關於使用了banal這個字,揭露人們的無意識,不知是否有呼應Arendt《惡之平庸》之說,但喚起意識與找麻煩(德勒茲之「哲學就是找人麻煩」之學)確實是有點關係,馬內幹的好事,引發憤爭(scandale);亦是醜聞(scandale)),總之,挑釁既有象徵秩序。
2.兩個弔詭,一為頁57的社會弔詭:要有錢才能搞革命;二是頁64,革命者的弔詭,革命者既為百姓革命,但又對抗百姓,在紅旗中拿著紅旗反紅旗,如何不成眾矢之的,Bourdieu說一旦觸及熱門問題,箭矢難免。
3.社會問題要轉成社會學問題,需要社會學者跟社會問題保持距離,以歷史及系統分析(場域分析),重建研究對象,思考價值建構者(國家、美術館、藝評...)如何界定與形塑了象徵秩序,逐漸為仿革命者與革命者區辨出界限。(頁60-61)
4.藝評家面對如馬內之類的挑釁者,自許為「社會」喉舌,此時的「社會學民粹」也參戰其中(頁65),換言之,Bourdieu似乎暗示社會學科學的保守性,面對「象徵革命者」或挑釁者之流,社會學似乎都不用反省自身位置,這點是他批判的。見頁66他所說的「希望評論與社會學都要負起各自的責任」,而這個責任,則是以「歷史社會學分析」之方式,面對形成我們今日感知的過往。
5.頁66-67之方法讀起來挺像尼采《道德系譜學》中對善惡感知的系譜學分析,我們「善人」已太過習慣自身的感知範疇而習焉不察。
6.小標題「從平庸到憤爭」,擺明了就是來搞事的...。搞事的是馬內、也是寫分析如何在宗教儀式中搞事的Bourdieu,或者延伸一點,也是《科學在行動》的拉圖...,以這裡的段落,指明「秩序」平常是理所當然,但一旦出包,就會發現那些理所當然其實都是需要費力維持的,秩序應該理解為一種維持階序的持續照顧工作。搞事是指什麼?就是讓那些「沉默者」被迫說話,讓那些「沉默者」不能夠再假裝「歲月靜好」,而必須面對實際上自己以為的秩序不再那麼理所當然,日前的metoo風潮很好地示例了此點。
7.三重褻瀆:馬內就是要搞事,既搞藝術,又搞倫理,雙重挑釁當時民眾與官人的道德神經,讓被挑釁者無語,只能在倫理上憤怒(不知道被尼采搞到的那些神學家或哲學家,是不是也是類似反應?)更可惡的是,馬內還搞了個超大尺寸的畫作!!!這人是不是故意要顛倒神聖畫作與世俗畫作的大小尺度呢!!(氣死)但唯有在那時的集體狀態下,才會是種褻瀆,我們今日在馬內重新界定的秩序中(頁57),已無感其差異。(如同韋伯說,我們已無感於資本主義作為宗教的精神氛圍了)。
8.對過去寫實主義與形式主義之虛假對立的重估。(頁77)本節強調的觀念為越界、難堪,同時也提及了「純粹(藝術、愛情)與商業(藝術、愛情)」的二元誕生,如何在Bourdieu社會對立(社會等級高低)及性別對立(男女位階)的感知範疇中,因為馬內的挑釁與越界,造成混淆與難堪的感受。
9.最後本講以女性對於藝術家的誘惑,是否有可能使藝術家墮落的探問告終。此處我想到尼采對於叔本華作為年青小伙子,以藝術抵御性欲的段落的嘲諷,但Bourdieu在此則談馬內故意要讓大家在性欲與藝術之間混淆,既煽動又不煽動,讓人心癢心恨的操作。
10.挑釁的方式千千百百種,Bourdieu以文字,馬內以圖像與物質畫框,高夫曼應該會說,表達方式千百種,就看你懂不懂各種Framing的手法巧妙囉~

2023年7月10日星期一

尼采對經濟學的影響?閱讀Friedrich Nietzsche (1844-1900): economy and society一書 (五、六章,第六章特別談德國經濟學的歷史學派與尼采面對社會危機的方式,很精采故錄了大多數文字)

 第五章  The Word of Honour

Jürgen G. Backhaus

在這篇短文中,尼采對基於他的人類學的經濟秩序的基本思考包含了對市場經濟基本秩序的深刻見解。該文首先引用了尼采在他的中期著作中的兩個重要部分,並將其與市場經濟的基本制度進行了討論。這表明尼采,雖然不被認為是一位經濟學家,對市場經濟運作的基本原理有著深刻的洞察力。

 

B. 在尼采的《歡樂的科學》第377節中,突然提到了榮譽這個詞。它是該節的高潮,插入了一個較長的句子,並以感嘆號結尾。在這一節中,尼采談到了他對一個文明社會的願景。那些更願意生活在山上的知識領袖們已經超越了民族主義和種族主義,超越了基督教,但並不是沒有理想:「總之,我們是 - 並且這將是我們的榮譽! - 好歐洲人,歐洲的繼承人,千百年來的歐洲精神的富有和負重的繼承人,因此超越了基督教......」。需要這個榮譽來封印真正的歐洲精神,因為正如他後來指出的那樣,對歐洲文明社會的追求是基於對信仰本身的信念。

 

榮譽這一概念並非偶然。事實上,它在他寫於五年後的《道德的譜系》中是一個核心思想。人被定義為能夠做出並遵守承諾的動物。他將這視為人類所取得的基本且最重要的道德成就,更令人驚訝的是,人也有很強的遺忘傾向。這一洞察力正是認知失調概念的核心。通過能夠做出可信的承諾,人們通過勞動分工的過程在現在和未來之間建立了聯繫。承諾涉及到一種不受同時和同地約束的交換;這種交換我們在動物社會中也可以觀察到。相反,承諾允許在現在交換貨物或服務,以換取未來等值的貨物或服務。這是儲蓄、投資、信貸和遺贈等經濟活動的基礎。如果其中任何一個機構缺乏,經濟進展幾乎無法實現。(第88頁)

 

III. THE BASIC INSTITUTIONS OF A MARKET ECONOMY – RECONSIDERED: PRICE INDICES (這裡的例子看不太懂,存參吧)

 

 

第六章  6. An All too Human Question: Nietzsche, Die Soziale Frage, and the German Historical School of Economics

Sophus A. Reinert and Erik S. Reinert

儘管弗裡德里希·尼采很少被認為是經濟思想家,但實際上他涉及了與當時德國歷史學派在同一時期所關注的許多問題,並且有時明確討論了這些問題。通過研究尼采的政治著作,並將其置於當時德國和義大利圍繞馬克思主義、自由放任主義和「社會問題」進行的辯論背景中,我們希望能夠闡明19世紀晚期歐洲反對共產主義和自由主義極端的廣泛抵制態度的多樣性。

 

 

從現代主流經濟學的觀點來看,尼采的貢獻,無論是直接還是間接的,都很少被認為對這門科學有所貢獻。然而,他的著作確實涉及了曾經引起經濟學家興趣的人類共存的基本問題,甚至有時明確討論了自由放任主義的批評。為了啟發性和更實際的目的,我們希望通過研究尼采在政治著作中與德國和義大利當時正在進行的馬克思主義、自由放任主義和「社會問題」辯論的背景相關的經濟問題,能夠闡明19世紀晚期歐洲在共產主義和自由主義極端之間的反應的廣泛光譜。

 

德國社會政策協會成立於187210月,確立了一個尋求經濟自由主義和共產主義之間妥協的替代議程。僅僅一年前,俾斯麥爾克造了德意志帝國,正是俾斯麥和協會成員(可以說是德國歷史學派經濟學的政治派別)的共同努力,在當時並未使用這個術語的情況下,建立了福利國家作為自由放任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可行替代方案。安東尼·吉登斯在他的《第三條道路》一書中指出:「在19世紀末德國建立社會保險制度的統治階層對自由放任主義和社會主義一樣憎惡。」(吉登斯,1998年:111)。

 

學者們以前對尼采在「左派」和「右派」這一極化政治軸上的立場做出了無數的判斷,但這些裁決常常忽略了他當時的政治背景。當時德國的主要潮流是遠離自由放任主義和共產主義,實際上明確尋求在兩者之間達成有效妥協。然而,協會本身提供了很多內部意見的多樣性,事實上,人們對該團體能夠在60年的時間裡保持團結、有成效並具有影響力感到驚訝,從1872年直到1932年協會解散。尼采對這兩個極端政治立場也很少有共鳴。他在義大利和瑞士以這一時期學術和政治辯論的陰影下撰寫了他有些不同尋常的作品《人,太人類》,這本書強調了世俗主義,並且主要角色是德國歷史學派經濟學的成員。因此,我們認為在這一傳統和這一辯論的光照下,評估《人,太人類》是合適的。

 

然而,從方法論的角度來看,對尼采哲學的政治涵義的任何探討都必須有所節制。他的著作被人們認為是極度令人困惑的,而他的視野使讀者在重新詮釋上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自由:

 

尼采的間接策略常常以失敗告終。他的修辭迴旋往往反而成為瘋子和學者們解讀他難以捉摸的教義的全面邀請。面對沒有不可逾越的文本障礙,讓他們能夠對他曖昧的教義進行自己的解釋,尼采的讀者們經常將他招募為他們各自政治計劃的哲學創始人(康威,1997年:119-120)。

 

尼采去世一個世紀後,成為西方傳統中最被引用的哲學家(所羅門和希金斯,2000年:3),幾乎來自每一個可想像的政治立場的作家都單獨找到了他著作的某些方面的共鳴。(p.111-113

 

2. THE SOCIAL QUESTION AND THE GERMAN ECONOMIC PROGRAMME OF THE 1870’S社會問題與1870年代德國經濟計劃

 

19世紀中葉,歐洲饑寒交迫,普遍存在著巨大的社會和經濟不平等。這一持續的危機引發了政治議程上的新問題,到了19世紀70年代,這些問題在德國社會政策協會的計劃中得到了系統性的解決。德國社會政策協會成立於1872年,旨在對當時棘手的「社會問題」提出答案。經濟學家和政治家們問道,為什麼窮人越來越貧困,而富人則持續富有?如何避免像1848年那樣的新一輪革命?有沒有辦法在自由放任主義和共產主義之間找到一條通過國家和公民共同利益的艱難之路?1872106日,於艾森哈赫召開的成立會議上,古斯塔夫·施莫勒(Gustav Schmoller)在發言中確定了德國社會政策協會的議程,並對那些日益主宰經濟政策的大衛·李嘉圖(David Ricardo)的理論提出了批評

 

「我們社會中創造業主和工人、擁有和無產階級之間的深刻分裂,威脅著社會革命的爆發。這一威脅越來越近。廣泛的圈子中人們對於今天市場上主導的經濟學說表示嚴重懷疑——這些學說在經濟大會上有所體現——這些學說是否永遠能保持主導地位?引入自由經營權(Gewerbefreiheit)並消除所有中世紀的行會法規,是否真的能夠創造出那些傳統中的熱情派所預言的完美經濟條件?」(德國社會政策協會1873:5

 

德國經濟學家對社會問題的反應有些混亂,這主要是因為他們被分為三個相互重疊的類別或群體:1. 德國歷史學派,2. 社會政策協會(Verein),3. 大學應用經濟學家(Kathedersozialisten)。這需要一些澄清。社會政策協會是研究和政策工作的組織,我們今天稱之為德國歷史學派的一群具有改革意識的經濟學家。

這些經濟學家也受到了當時其他經濟學家的批評,而且我們現在常常用「Kathedersozialisten」來稱呼這些經濟學家,這個詞源於其中一位批評者。當他們第一次對施莫勒使用了帶有實踐經驗缺乏的含義的蔑稱——「新水經濟學家」——未能取得效果後,記者海因裡希·奧本海姆(Heinrich Oppenheim)撰寫了一本名為《大學應用經濟學》的書,對施莫勒進行了嚴厲的批評(Oppenheim 1872)。這個詞通常傳達了一種矛盾不實用的概念,這是有趣的,因為社會政策協會強調將實踐問題置於理論形式之上。然而,奧本海姆是一位記者、思想家,也是德國自由貿易黨的領袖,並不是一個客觀的觀察者。這個名字不僅貼切地形容了施莫勒,也貼切地形容了他所代表的許多經濟學家。正如史朱匹特所說,這些經濟學家對這個名稱的反應"非常不幸"Schumpeter 1954:758;另見Ingram 1967:206Balabkins 1988:30)。然而,社會問題是一個現實的問題,不容易被輕易忽視。當大學應用經濟學家與俾斯麥的官僚機構合作時,新統一的德國成為了一個全新的社會經濟組織模式,其有效性無可指責。儘管所給予他們的名字意味著缺乏實際行動能力,但俾斯麥並不以缺乏實用性而聞名,他曾開玩笑地告訴施莫勒說:「事實上,我自己就是一位大學應用社會主義者,只是我沒有時間做這樣的事情」(Philippovich 1891:232)。

 

當時的社會問題,即Soziale Frage,是一個關乎經濟學領域的核心問題,確定了德國的政治辯論。在19世紀中葉之後,這個問題成為了德國政治辯論的焦點,不確定的基礎使得德國社會政策協會在尋求方向時顯得更加艱巨(Schumpeter 1954:756)。社會問題涉及一項明確的承諾和一個超越定量範疇的實踐議程,德國社會政策協會的基礎是協調大規模的研究活動,最終形成了1872年至1932年間發表的188卷德國社會政策協會論文集。由年輕的德國歷史學派經濟學家領導,其中包括古斯塔夫·施莫勒、阿道夫·瓦格納和盧約·布倫塔諾Wittrock 1939),這一運動回應了由李嘉圖主義和政策引發的社會狀況,其中最重要的問題可能是中產階級的日益消失以及富人和窮人之間不斷擴大的差距。德國社會政策協會的成員在很大程度上認同馬克思對工業社會動態的分析,但不同於馬克思的政策結論。他們承認弗裡德里希·恩格斯對自由放任主義下工人階級可怕環境的描述(Engels 1845),但不願接受馬克思提出的無產階級專政的方案。因此,這些經濟學家試圖找到一個可行的第三條道路。然而,他們並不僅僅制定短期的緩和措施,而是試圖建立一個全新的社會和經濟體系,即現代福利國家。曼徹斯特的鐵工廠和冒煙的煙囪以及在其中辛勞的窮人,確實代表了德國和整個歐洲一代經濟學家所面臨的痛苦與進步的代價。

 

德國社會政策協會成立於尼采寫作《人啊,人啊,你太人了》之前的六年,因此它試圖在兩個世界中選取最好的部分,允許個體的創造力和靈感,同時在生產領域和類似於德國傳統的社會福利組織的框架內運作,這一傳統從Cameralism到弗裡德里希·利斯特(Friedrich List)(1841)的時代延續。要求一夜之間革命來解決人類所有問題的雅各賓派是毫無用的,因此,「根本上的社會重建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實現,作為一個副產品,而不是直接努力的結果」(史朱匹特 1954:803)。儘管受到反對派的批評,認為他們缺乏科學客觀性和實證證據,這些高度規範性的經濟學家在德國自由貿易黨和民主社會主義者之間採取了一種立場,他們拒絕了社會主義的方案,但主張國家幹預,以減輕現代工業體系對弱勢群體的壓力Ingram 1888/1967:205)。

 

約翰·雷(John Rae)在他1901年的著作《當代社會主義》中,出人意料地將德國社會政策協會的方法評定為亞當·斯密的合法後繼者,甚至更加合法,「因為在科學中,真正的繼承者是那些將大師的原則帶到更加豐富發展的人,而不是那些將其作為神聖但貧瘠的模擬品保存下來的人」(Rae 1901:198-199)。然而,社會政策協會本身並不是一個學派,正如我們之前提到的,它的個別成員在實現預期改革的過程中經常意見不一。一個經典的例子是盧約·布倫塔諾和古斯塔夫·施莫勒對國家在確保工人福利方面的角色所持不同觀點。施莫勒主張直接國家幹預,而布倫塔諾則對工會和商業體系的內在機制抱有信心Kaku 2000:72-86)。他們都追求最終目標,但並不總是選擇相同的手段。

 

雖然俾斯麥可能特別同情窮人的困境和德國社會政策協會的事業,但社會問題仍然蔓延到了歐洲的各個角落,在義大利和英國都有當地的代言人。在歐洲大陸,這個問題是經濟學領域的核心問題,確定地成為「主流」,而在英國,「社會改革者」則通常不被視為嚴格意義上的經濟學家。然而,也有例外,英國經濟學家威廉·阿什利爵士(Sir William Ashley),他與施莫勒有著長期的聯繫,可以被視為德國大學應用經濟學家對英語世界的使節(Semmel 1957)。

 

1873年,圍繞社會問題和大學應用經濟學家議程的辯論已經蔓延到了義大利,直到1876年,也就是尼采在索倫托開始撰寫《人啊,人啊,你太人了》的同年。在義大利,解決社會問題的鬥爭一直持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Loria 19151920)。正如史朱匹特詩意地表達的那樣,大學應用經濟學家試圖「在自由放任主義的斯基拉和共產主義的卡力布迪斯之間航行」(史朱匹特 1954:459)。可以說,這群經濟學家的成功程度可從他們所創建的機構和社會結構被其他富裕國家效仿,並且是現代福利國家的基礎(Balabkins 1988)。他們的理論和法律奠定了斯堪的納維亞的「第三條道路」,英國社會政策改革者威廉·貝弗裡奇(William Beveridge)於1907年訪問德國研究這一模式(Giddens 1998:111)。可以說,當前關於全球化的辯論中聽到的許多不同聲音,暗示著存在著類似於社會問題所代表的危機,只是在全球層面上而已。

 

3.人類,人類社會問題

德國社會政策協會在1870年到1880年的十年間,顯然是對社會問題最有組織的反應,但它絕不是唯一的反應。弗裡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也以非常不同的武裝和非常不同的議程,探索了許多相同的問題。歐洲應該在哪裡和如何進步?尼采熟悉許多著名經濟學家和政治哲學家的著作,其中最著名的經濟學家包括費迪南多·加利亞尼(Ferdinando Galiani)、歐根·杜林(Eugen Dühring)、約翰·斯圖爾特·密爾(John Stuart Mill,尼采經常引用他的著作)、以及當時最有影響力的美國經濟學家亨利·凱裡(Henry Carey)。尼采第一次閱讀這些著作的時間並不完全清楚,但他對英國哲學的特點懷有敵意,這可能影響了他對英國經濟思想的接受。例如,他嘲笑了英國經濟學家所採用的功利主義哲學,他在一個注釋中說:「人不追求幸福,只有英國人才追求幸福」(尼采 2000:9231)。更普遍地說,他鄙視了英國哲學所特有的「機械主義」思維方式,因此,在他的1880年代的作品中,他或許對英國經濟學也持有類似的態度(尼采 2000:7145)。

 

然而,1870年代見證了尼采許多最基本觀念的萌芽和發表,這種思想的醞釀在18818月達到了頂峰,當時他在瑞士恩加丁的西爾瓦普拉納被「查拉圖斯特拉之靈」襲擊(尼采 1888/1989:295)。雖然隨後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可能仍然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但在此之前的其他著作也闡明瞭他思想的不同方面。尼采於1878年出版的《人啊,人啊,你太人了》是他最不被重視的著作之一,這可能是因為它在很多方面預示了他後來更著名的作品,但它確實提出了一系列有趣的問題;它較少熱情,但更直接關注當前事件和實證主義問題,關注個體與社會、個體與社區之間的關係,比他早期和後期的著作更關注這些問題。《人啊,人啊,你太人了》中的許多觀點是尼采在之前十年的早期作品中得出的結論的延續或部分反駁。早期的兩部作品對國家和社會的重要性具有特殊的興趣:他在1871年的論文《希臘國家》中和他在1872年的講座系列《我們教育機構的未來》中。

 

尼采最初將他關於「希臘國家」的論文視為未來一本書的序言,但他放棄了這個項目,並從未發表過。相反,他在1881年將它私下裝訂成禮物,送給理查·瓦格納的妻子科西瑪。這是一篇大膽的、憤怒和熱情的論文。他最關心的是現代世界對文化的威脅,而他探索的關鍵是「國家和天才之間的聯繫的秘密,必須永遠需要被解釋」(尼采 1871/1994:186)。如果如尼采在他的《悲劇的誕生》(1872年)中所主張的,美學是在沒有上帝的世界中存在的唯一理由,那麼人類的唯一意義就是產生最高水準的典範。然而,在霍布斯式的戰爭中,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因此人類需要一個國家的安全來培養偉大。沒有普遍的沖突和破壞,而只有「國家之間可怕的戰爭雲」,這些戰爭可能在絕對意義上比以前的普遍衝突更為破壞性,但在這些戰爭之間,戰爭所集中的效果向內轉移,給社會提供了發芽和遍地發展的時間,以便在更溫暖的日子來臨時,讓天才的輝煌花朵迅速生長出來(尼采 1871/1994:182)。這種培養天才的原則構成了尼采所設想的國家秩序的基礎,因此,為了確保「為藝術發展創造廣闊、深厚、肥沃的土壤......絕大多數人必須奴性地屈服於少數人的生活需要之下」;尼采因此得出結論說:「奴役」是文化本質的一部分(尼采 1871/1994:178)。這是尼采對傳統政治光譜兩端的憎惡的基礎:

 

人民生活在勞動中的痛苦必須增加,以便為少數奧林帕斯山上的人創造藝術世界。這就是養育共產主義者和社會主義者以及他們的蒼白後裔,即各個時代的自由派白人對藝術的憎恨的源泉。」(尼采 1871/1994:179)。

 

實際上,他堅定地認為「今天的巨大社會問題是現代人過度敏感造成的,而不是對那種苦難的真正和深刻的同情」(尼采 1871/1994:180)。對於這一段話有很多解釋的方法。其中一種可能是,這個問題只存在,因為我們自欺欺人地關心它。然而,尼采可能觀察到這是我們無法逃避的命運,現代人實際上是敏感的,所以目前的情況是有問題的。尼采在隨後的一年在巴塞爾舉辦的一系列講座中再次談到了這個問題,這也是他首次直接談到社會問題。他討論的主題是「我們教育機構的未來」,這個話題讓雅各·伯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偉大的古代和文藝復興歷史學家,以及尼采在巴塞爾大學的同事(參見Salin 1948),感到驚訝。他在給阿諾德··薩利斯(Arnold von Salis)的一封信中寫道:「你應該聽聽他說的話!有些地方相當迷人,但你可以感覺到其中的深沉悲傷」Safran-ski 2000:376)。尼采在這些講座中的鬥爭主要是與教育體系的經濟和政治利用所導致的個性喪失作鬥爭,這也可以看作是他與普魯士國家的長期辯論的一部分。尼采起初對俾斯麥和他在1860年代的政策持有積極態度,但後來對普魯士國家非常批評,認為它對藝術(Cultur)來說是一個「極具危險性的力量」(Safranski 2000:376)。

 

尼采經常討論教育未來的教育者的問題,培養人們成為他們自己,而不是教育者期望的那種人。正如他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和他的最後一部著作《瞧啊,這個人!》中所提到的,「如果一個人一直保持僅僅是一個學生,那麼他對教師的回報是不好的」(尼采 1909/1989:220)。然而,這是一個昂貴而艱钜的過程,不適合「福特式」的教學技巧和大規模教育:

 

在這裡,我想講點什麼,哲學家說。這些明顯不清的特點觀點帶來了一個偉大,或者更確切地說,是巨大的危險,即大多數人在某個時候對中間層感到非常陌生,直接走向這種世俗的幸福。這就是現在所謂的「社會問題」。對這些大眾而言,教育可能看起來只是為少數人的世俗幸福服務的手段:所謂的「普遍教育」削弱了教育的價值,也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最普遍的教育就是野蠻(尼采 1872/1988:668)。

 

尼采在這裡似乎將社會問題與教育領域中大眾的起義聯繫起來。眾多的人追求少數人的果實,通過貶低教育將其貶低為野蠻。對尼采而言,更多的平等意味著更少的天才,因此社會問題對文化構成了威脅。尼采在他未發表的1870年代早期筆記中幾次提到了社會問題,通常形式有些神秘。例如,他在其中一篇筆記中聲稱:「社會問題是衰落的結果」(尼采 2000:9396)。未發表的筆記很難評價,尼采的筆記也更加困難。儘管如此,我們將在後續的《人啊,人啊,你太人了》中再次回顧其中的一些段落。

 

尼采不斷與自己和自己的思想進行搏鬥,因此並不奇怪他對政治和國家的思考在他於1878年出版《人啊,人啊,你太人了》時已有所改變。他在1888年寫成的半自傳性著作《瞧啊,這個人!》在他出版前於1908年發表,尼采戲劇性地回憶起這本書的痛苦之苦。他寫道,這對他來說是一個「危機的紀念碑」,是由於「對周圍一切的深深疏遠」而產生的(尼采 1908/1989:283-284)。該作品在1875年至1878年間部分在義大利的索倫托和瑞士的巴塞爾完成。由於尼采日益惡化的健康狀況,可能是由於1865年在科隆妓院的一次約會導致的梅毒感染,尼采的《人啊,人啊,你太人了》以一種不同於讀者習慣的風格撰寫(Hollingdale 1996:79-81)。他不時被偏頭痛所麻痺,並且視力不斷波動,迫使他採用了一種現在被廣泛稱為格言風格的寫作風格。然而,尼采的疾病使他擺脫了語言學的束縛,他回憶起長時間的康復期間迫使他真正思考(尼采 1888/1989:287)。因此,他那時的作品中,深奧的詩意取代了連貫論證的敘述。然而,尼采的教學遭受了損失,他在《人啊,人啊,你太人了》出版後僅僅一年就辭去了巴塞爾的教授職位。

 

需要注意的是,孕育他的作品的孤獨並不是本質上的負面,相反,它具有積極意義。他在《人啊,人啊,你太人了》的一句格言中讚美了德國浪漫主義所特有的漂泊者類型,這一點後來由喬治·西美爾(Georg Simmel1908年)進行了理論探討:

 

如果我們在某個時候在很大程度上疏遠於我們的時代,被迫從岸邊回到古老世界觀的海洋中,那麼就會有很大的好處。從那裡眺望海岸,我們首次能夠全面地看到它的形狀,而當我們再次接近它時,比那些從未離開過它的人更好地理解它作為一個整體(尼采 1878/1995:290)。

 

尼采一定能夠認同這一段話;作為他同時代人中深入探索這片黑暗海洋的人,他回到岸邊時所見到的全景是令人不安的清晰。他的作品的標題來源於這種獨特的洞察力,來源於他在幻象和理想的面紗之外看到的世界和社會:「你在理想事物中看到的太多的是人的,人類的。」這一觀點體現了尼采對當時社會現實的批評,以及他對個體自由和獨立思考的重視。

 

尼采雖然很少被認為是一位經濟思想家,但在這裡,他提出了對自由放任經濟學的基本原則以及特別是國際貿易理論的形而上學批評。尼采認為,自由放任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是「天生的改善法則會自然而然地產生整體和諧」,這種觀點在尼采看來是「天真」的,這與當時德國經濟學家對英國經濟學的批評非常一致。因此,一些規範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人類不通過這種有意識的、全面的規範來毀滅自己,就必須事先發現一種超越先前所有文化條件的知識,作為普世目標的科學度量」(尼采 1878/1995:35)。在尼采看來,「文化」仍然是最重要的,高於他從伯克哈特那裡繼承的「國家」和「宗教」等三個「存在的主要力量」,他的理想社會組織仍然以促進文化為首要目標(Safranski 2000:63)。不用說,他的提議在當時也被認為是同樣不合時宜的。

 

尼采對一切英國事物都持非常批評的態度,尤其是他對英國哲學的憤怒。因此,我們不應該感到驚訝,對英國經濟學也同樣持有批評態度,因為英國經濟學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同哲學的產物。尼采說:「這些英國人不是哲學家的種族:培根意味著對任何哲學精神的攻擊,霍布斯、休謨和洛克意味著將哲學家的概念降低和貶值了一個多世紀。康得站起來反對休謨並超越他;講到洛克,舍林格(Schelling)曾經說我輕視洛克;在對越來越愚蠢的英國機械主義哲學的抵抗中,黑格爾和叔本華(與歌德一起)是一致的。」這種對英國哲學的批評同樣體現在德國經濟學家對當時英國經濟學的批評中。(7145

 

4. 尼采對國家的觀察

尼采承認一場"地震"改變了政治的範圍,而政治的目標已變為"使最多的人生活可容忍"(尼采 1878/1995:236)。然而,這對人類的未來具有問題性,因為"幸福如何分配"已不再是問題,一旦意識到"最重要的考慮"是文化的產生和改進(尼采 1878/1995:237)。這並不是簡單的反動批評,因為即使他心愛的希臘人也未能通過文化的測試:"像每一個組織政治力量一樣,希臘城邦抵制並不信任文化的增長;它強大的基本衝動幾乎完全體現在阻礙和阻撓它的努力中"(尼采 1878/1995:256)。尼采認為進步應該是前進而不是回顧過去的輝煌。這正是他在他的第二部《不合時宜的冥想》中提出的基本論點,該書名為《歷史對生命的用處和負擔》,時間為1874年。在這裡,他探討了歷史專業的某些部分對社會和生活造成的危害。讚揚昔日的偉大,卻通過教導人們認為人類最高的時刻已經過去,他們生活在一個青銅時代而不是黃金時代,給人們帶來了悲觀情緒。

 

尼采並未忽視當時的社會問題,因為這些問題確實沒有幫助培養偉大的人,但他不同意提出的任何傳統解決方案。正如我們所見,他認為"自由貿易"建立在錯誤的理論基礎之上,相信"天生的改進法則會自然而然地產生整體和諧""天真"的(尼采 1878/1995:34)。他承認,有些人相信如果給予足夠的空間,自發秩序將出現,烏托邦將自動從舊世界秩序的廢墟中崛起:

 

有些政治和社會幻想家熱切而雄辯地要求推翻一切社會秩序,相信最華麗的人類美化寺廟將立即建成,就像自己一樣... 不幸的是,我們從歷史經驗中得知,每一次這樣的革命都會帶來新的野蠻能量的復甦,以最遙遠時代的被埋葬的恐怖和過度為形式:因此,革命當然可以成為能量的來源,當人性變得軟弱時,但永遠不可能成為組織者、建築師、藝術家、完善人性(尼采 1878/1995:248-249)。

 

因此,尼采和德國歷史學派的經濟學家一樣,不相信"自發秩序",不相信"自然"平衡力量能夠創造社會經濟和諧。然而,經濟學家可能有不同的原因擔心革命釋放出的破壞性力量。尼采可能擔心藝術和文化會在革命的火焰和"被埋葬的恐怖"面前屈服,而不是擔心經濟或社會損失(例如,Safranski 2000:376)。然而,尼采對現代工業帶來的工作條件感到不安,儘管這在他的傳記作家中很少有體現:每個人都必須承認,奴隸在各個方面都比現代工人生活得更安全和幸福,而奴隸的工作與"工人"相比幾乎沒有什麼工作量(尼采 1878/1995:246)。

 

在這裡,馬克思的影子不可忽視,因此有趣的是注意到尼采確實對那位另一位對現狀的德國恐怖人物的著作有一些直接的瞭解。在尼采1865525日從波恩寫給卡爾··格斯道夫的信中,他報告說不僅閱讀了"貝多芬的生活",還閱翻了一本"馬克思的著作"(對照Ottmann 1987:26)。這是在《資本論》第一卷出版前兩年,因此引用可能是指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1858)。《共產黨宣言》不太可能符合"著作"這一詞,這是尼采使用的術語。除了這封信之外,尼采從未直接提到馬克思的名字,儘管有些地方他似乎在玩弄馬克思主義的表達方式。例如,尼采說"基督教是平民的柏拉圖主義"與馬克思更著名的"宗教是人民的鴉片"有明顯的相似之處。然而,尼采完全不喜歡"史觀的異教徒",那些專注於單一問題的人。這些向大眾呼籲的煽動者與尼采培養堅強自由的精神的目標形成對立,他稱之為"概念癲癇病者"。尼采明顯認識到馬克思的出現是現代社會條件的結果,但人們可以推測他是否認為馬克思屬於這一類別。 然而,當尼采討論如何改變事物以求得更好時,馬克思的影子再次出現。他們在歷史學方法上明顯存在分歧,尼采強調觀點相對主義的重要性,即在正確的背景下分析任何給定的"真理",而馬克思則主張揭開意識形態的帷幕可以揭示絕對真理(例如,Iggers 1997:9)。然而,他們似乎在歷史過程中的制度變革動力上達成了一致。因此,他們都強調制度的慣性使得突然的社會變革變得困難。當尼采觀察到"制度的推翻並不立即跟隨意見的推翻,而是新的意見長時間存活在前任的荒涼和陌生的房屋中,甚至保護著前任房屋,因為它們需要某種庇護所"(尼采 1878/1995:249-250)。在這種情況下,尼采的思想遠非抽象和烏托邦,只要人們能夠看透掩蓋他實際性的詩歌面紗。

 

由於改變非常困難,尼采認為,與自由主義和社會主義相反, 必要的不是強制重新分配財產,而是逐漸轉變感知能力,每個人的正義感應該變得更強大,對暴力的本能應該變得更弱(尼采 1878/1995:244)。也許徹底的改變會在尼采眼中帶來毀滅性的循環性,正如他曾被斷章取義以證明尼采的自由主義傾向的一句話所指出的,他認為"當它那刺耳的聲音加入戰鬥口號'政府越多越好'時,這一聲音變得比以往更大聲:但很快,對立的呼聲以更大的力量推進:'政府越少越好'"1878/1995:256)。當然,尼采沒有給出任何關於更有秩序的社會會是什麼樣子的具體描述。我們最接近的是一則名為《我的烏托邦》的短格言: 在一個更有秩序的社會中,艱苦的勞動和生活的困境將分配給那些最少受苦的人,也就是最麻木的人,然後逐步上升到對最高、最崇高的苦難最敏感的人,即使在他們的生活被盡可能地輕鬆安排之後,他們仍然會受苦(尼采 1878/1995:248)。

 

靈魂的敏感性是尼采早期試圖培養的"自由靈魂"的定義特徵之一,也是他價值體系中居於頂峰的寶貴"少數"的特徵之一。尼采表示,"懶散者是更能夠受苦並且更受苦的人,他們對生活的樂趣更少,他們的任務更重大",似乎在爭論一個真正受折磨的思想家比一個不那麼升華的靈魂具有更精緻的苦難容忍能力(1878/1995:237)。成為尼采"少數"的人是一種兩面受益的情況,這也許可以解釋他對當時"眾多"人受到的不公平待遇的不滿。較低的社會階層可能比最高的社會階層對苦難具有更高的容忍度,但尼采的願望似乎是使苦難超過對抗它的阻力的總體上保持最小程度。在這方面,尼采對傑裡米‧邊沁的立場有趣地引起了注意。正如我們所見,尼采在他對國家的觀察中以一種含蓄的方式批評功利主義,但突然間他似乎重新強調了其基本原則,儘管以一種更具知識分子貴族風格的形式呈現。無論如何,尼采認為少數和多數之間應該存在流動性的可能性,而在尼采看來,這些少數和多數更接近知識和精神上的定位,而不是政治制度:這甚至有可能發生兩個社會階層之間的某種流動,使上層階級中那些愚鈍、不聰明的家庭和個人被降級到下層,而下層階級中更自由的人們則可以進入上層階級:那麼,將達到一個只能看到無窮願望的開放海洋的國家(尼采 1878/1995:237-238)。

 

這一說法可以與1872年德國社會政策協會成立會議上古斯塔夫·施莫勒的以下語句進行比較: 我們理想的社會並非像社會主義那樣均等。我們相信,最健康和最正常的社會可以通過包含不同存在之間的梯子來表達,描繪一個容易從一個階梯上升到另一個階梯。今天的社會越來越像一把梯子,頂部和底部迅速增長,但中間的階梯越來越少,只有在頂部和底部才有牢固的支撐Verein für Socialpolitik 1873:5)。 需要注意的是,這是尼采觸及社會組織等較大問題的眾多地方之一,這些問題也引起了經濟學家的興趣。威爾弗雷多·帕雷托以他的"精英流通"理論而聞名(Pareto 1916),舒皮特後來將經濟比喻為一家酒店,居住在豪華房間的人總是在不斷變換(Schumpeter 1959:156),這與同一觀念明顯有關;"事實上,社會的上層階層就像酒店,它確實總是住滿了人,但這些人卻不斷變換"Schumpeter 1959:156)。

 

為了更好地理解尼采在這一時期對政治、社會主義、自由主義和整個社會問題的困境,他的遺產中的一份未發表的筆記可能有所幫助。這份筆記的日期是在1870年末或1871年初,大約是他準備發表《悲劇的誕生》的時間。

 

我們永遠不應該將平均才能作為道德和智力的規範,而應該以悲劇的才能作為規範。在這裡,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法就在這裡。富人或有才華的利己主義者是一種患病的人,值得我們同情。我看到巨大的企業取代個人資本家。我看到股票市場陷入與賭場相同的詛咒,股票市場正在崩潰(尼采 1988:121)。

 

雖然這段話很難理解尼采的真正觀點是什麼(Berg Eriksen 2000:40),但也許這是因為他很少告訴我們解決方案在哪裡,而更喜歡暗示、暗示和引導我們得出自己的結論。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他從未發表這些書面思想。它們可能過於直接了?雖然Kathedersozialisten試圖在他們所繼承的框架內找到解決方案,達到當代政治理論的兩個極端之間的妥協,但尼采認為,社會問題是一個更嚴重、更深層的文化疾病的症狀。他提出的答案召喚兩位古希臘神祇進行戰鬥,就像他後來的《悲劇的誕生》所做的那樣。尼采認為,古希臘人在狄奧尼索斯與阿波羅兩個方面之間達到了一種脆弱的平衡,兩種音樂的平衡,兩種存在模式,一種混亂、本能和放蕩,另一種有序、精確和計算。兩者都是必要的,但是社會問題表明它們的關係出現了問題,阿波羅無可爭辯地統治著。現代已經與其狄奧尼索斯一面以及它所提供的原始的"對生命的肯定"失去聯繫,並追求了錯誤的價值觀。也許"悲劇的"導師尼采尋求的正是兩者之間的正確平衡,是"富有或有才華的利己主義者"的反面,純粹的阿波羅將其靈魂置於"患病"的狀態,值得我們"同情"。追求利潤而餓著靈魂將繼續,尼采看到了這一點,以令人印象深刻的實際精確性描述了一個與馬克思的預測非常接近的未來,其中巨大的企業集團和賭場資本主義將猖獗。

 

儘管尼采在任何發表的材料中從未如此清晰地重復這些思想,但這段話的清晰痕跡可以在《人啊,人啊,你知道什麼》中找到。他解釋說,現代民主的發展將導致"對所有統治力量的不信任",最終將"迫使人們做出完全新的決定" 取消國家的概念,消除"私人和公共"之間的對立。逐步地,私人公司將吸收國家的職能:甚至對於最頑固的舊統治工作(例如,保護私人免受彼此侵害的活動)最終也將由私營企業家來處理。國家的無視、衰落和死亡,私人人的解放(我特別注意不說:個人的解放)是民主國家觀念的結果;這是它的使命(尼采 1878/1995:254)。 很難將這段描述解釋為除了大規模私有化和將國家職能"外包"之外的其他事物。這種極端的自由主義可能會使私人人得到解放,但個人不會得到解放,尼采認為任何為此目標而努力的人都是"對我們的理性能力非常傲慢,幾乎完全不瞭解歷史",希望"過於狂熱和過早的半學者的破壞性實驗將被擊退!"(尼采 1878/1995:255)。

 

然而,尼采對現狀和國家事務的主要問題是,公共領域佔據了私人和個人關注的首要地位。現代戰爭的"公共祭品"在他看來遠不及現代國家以其目前形式消耗的巨大人力資源:"每天,關於公眾福祉的新問題和關注從每個公民的心智和情感資本中掠奪出一份日常的貢品"(尼采 1878/1995:263)。這就是社會問題對尼采產生的醜陋面貌。它的代價在於能量的浪費和整個國家的精神貧困;不斷沉浸在他人苦難中使得天才的種子不育。因此,尼采問道: 如果所有這些繁榮和全國(實際上只有在其他國家對新巨像的恐懼和從外國國家奪取的對國家商業和貿易更有利的條件中才真正顯示出來)是否值得,如果這個所謂的國家之花要犧牲這個國家土壤中先前如此豐富的更高貴、更精緻、更精神的植物和生長(尼采 1878/1995:263)。

 

如果所有這些工作和苦難只能產生更有利的貿易平衡或更可怕的戰爭機器,而以文化和人類自我超越為代價,那有什麼意義呢?對尼采來說,所有這些苦難只是一個病態社會的症狀,這也許就是他對社會問題是衰落的結果的塗鴉筆記的所在之處。只有在走上錯誤道路的社會中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只有在那裡,"物質"價值戰勝了"精神"價值的總勝利才會發生。尼采此前在他的《希臘國家論文》中主張需要一個強大的國家來培育偉大,但他現在觀察到,強大的國家可能會從它的居民那裡索取太多的能量,它的軍事和經濟目標可能會毀壞天才的綠色草原。

因此,尼采得出結論,巧妙地暗示了政治經濟學的一位知識和道德創始人:「公眾意見 - 私人懶惰」(尼采 1878/1995:263)。而伯納德·曼德維爾曾主張"私人惡行 - 公眾美德"Mandeville 1714),即個體利益的總和塑造了一個有秩序的社會,尼采似乎告訴我們,過於投入公眾事務意味著冒著忽視自己靈魂需求的風險因此,有人認為"對尼采來說,成功的靈魂政治排除了社會領域的政治參與"Thiel 1996:224)。然而,正如我們所見,這是一個具有問題的說法。

 

結論

總結而言,必須說明尼采和德國歷史學派的成員雖然似乎同樣痛恨極端的自由主義和共產主義,但他們代表了對同一問題的不同反應。在許多方法上,他們在方法上是一致的,例如對歷史相對性的重要性和機構在社會和經濟分析中的作用、對"自然秩序"和自動和諧的反駁、對漸進變革的需要、對國家的重要角色、對良好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尼采所謂的"Geist- und Willens-Kapital"——人類智慧和意志的資本(尼采 1878/1995:258)。然而,他們在非常不同的領域中運作。

 

Kathedersozialisten試圖建立一個社會和經濟改革的替代方案,借鑒了自由主義和共產主義的最好之處,編織一個既關心少數人又關心大多數人,將更幸運和不幸的人和諧地聚集在一起的社會。他們進行實證研究,起草新法律和法規,執行改革。而尼采則通過打造第三種極端來對他所處時代的兩種極端作出回應。而Kathedersozialisten之所以不喜歡自由主義和社會主義,是因為它們分配財富和權力的不和諧,尼采似乎是因為它們對財富和權力的不和諧而不喜歡它們。

 

尼采可能認為政治會從更相關的自我提升任務中抽取能量,但他對當時的社會、文化和經濟問題並不全然無知。他多次提到困擾他的同時代人的社會問題,甚至塗鴉了一個狄奧尼索斯的解決方案。在他看來,現代經濟的一個根本問題是它導致無數的苦難去實現毫無意義的目標。加爾文的上帝已經死了,但他灌輸的唯物主義工作倫理卻依然健在。無數的靈魂在工廠中過著比古代奴隸更糟糕的生活條件下白白消磨,但根據早期的尼采,最嚴重、最終的疾病是那些從這種困境中解脫出來的太多人中,太多的"少數人"在關心和改善情況的過程中精神耗盡。因此,尼采在一篇名為《對事物的熱情》的格言中解答了一個可以稱之為"政治家的悖論"的問題: 任何將熱情投注於事物(科學、公共福利、文化利益、藝術)的人(即使他們是這些事物的代表,如政治家、哲學家、藝術家是他們創作的代表),他的對人的熱情(即使他們是這些事物的代表,如政治家、哲學家、藝術家是他們創作的代表)都會從他的熱情中帶走很多火花(尼采 1878/1995:264)。

 

尼采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呢?也許他指的是Kathedersozialisten及其同類,他們將所有精力投入改善公共福利,分散了尼采認為更重要的人類存在的領域。顯然,在他生命的這個階段,個體的成長和超越是尼采最感興趣的事情,對"大多數人"過分關注留下了很少的空間來培養未來的"少數人"

 

對尼采來說,真正的超越是個體而不是集體的活動,在另一個格言中,他告訴我們,那些試圖遠離社會喧囂,在自己的方式中追求自己的幸福的人們,這種方式"無法被每一隻偶然有五根手指的笨手包圍"。他們只有在很少的情況下才會"走出他們的孤立,再次嘗試他們的肺部力量",只有很少的時候他們才尋求分享他們的見解(尼采 1878/1995:237)。看起來,《人類,太人性》就是這種情況。尼采從深入的"古老世界觀"的海洋中返回,看到了未來的輪廓,現在他試圖測試他的肺部力量和他的思想的力量。然而,他的視野可能太過清晰,太過不合時宜,在18796月,他出版的1000本中僅售出了120本(Handwerk 1995:374)。然而,尼采在1889年在都靈的崩潰後,他的名聲增長,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15萬份《查拉圖斯特如是說》與歌德的《浮士德》和新約聖經一起運送給德國士兵(Safranski 2000:343)。如今,尼采出現在一系列動作人物模型中,描繪了精神分析學家西格蒙德·佛洛德和哲學家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等文化名人,他的面孔出現在美國的一款能量棒上(巧妙地命名為"意志之力棒"),宣傳為"超人""官方營養補充劑",並在好萊塢的大片中提及他的名字。他甚至在入門哲學課程中被教授。

 

古斯塔夫·施莫勒或魯約·布倫塔諾並沒有出現動作人物模型,且在英語圈的歷史學研究中,他們受到了相對較淡的關注。然而,他們的工作在福利國家的基礎上仍然存在。在所討論的時期,古斯塔夫·施莫勒和他的同事在自由主義和共產主義這兩個極端之間取得了決定性但暫時的勝利。讓美國和德國的經濟學家滿意的是,英國經濟學——由約翰·斯圖爾特·密爾代表——對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的"連體嬰"(即在所有情況下實行自由貿易)和"工資基金理論"(即無法提高工人實際工資的看法)進行了改變。因此,在他1897年擔任柏林大學校長的就職演講中,古斯塔夫·施莫勒自豪地宣佈,經濟學中的兩個極端都已被擊敗(Schmoller 1897)。

 

尼采和德國歷史學派經濟學的工作代表了對十九世紀末的經濟、政治和最終的道德危機的兩種不同反應:關於社會問題該怎麼辦?在實踐中,資本主義體系出了什麼問題,以至於產生了如此多的貧困?而最重要的或許是,為什麼最終我們應該關心這些問題?可以問問他們是否實際上對同一個危機作出了反應,或者他們對同一個實體的不同表現進行了戰鬥。簡單地說,Kathedersozialisten在其傳承的道德框架內,主要試圖通過重塑經濟體系來改善社會不平等。而尼采則勇敢地試圖重塑他所處的道德體系。他們探討的是我們生活中非常不同的兩個方面,個體和公民的方面,這兩個方面到今天仍然難以簡單地結合起來。